寄生上流(parasite) - 貧窮、貪婪與優越感撲鼻而來|AC的電影&攝影隨筆

看完這部電影已經一個禮拜了,由於劇情過於發人深省,有時候也要參考他人的觀點,才能突破原本停留在表層的解讀、慢慢理清思緒。

貧窮衍生的是容易滿足還是貪婪

就第一次看的感覺來說,主角一家人實在太貪心了。

貧窮太可怕,為了爭取工作,耍點小心機也是人之常情。但兩個人都找到工作後,應該已經可以獲得基本的溫飽,為什麼要去設計原本的幫傭與司機,將他們的工作搶過來?

所以這家人,尤其是兒子及女兒,除了過得起一般家庭的生活外,還有著更大的企圖心/野心,而且希望能跨越階級、一步登天。對於目前的際遇,父母或許還可以歸咎於自己眼光不夠精準、社會環境不夠友善;但作為子女的可能充滿了憤世嫉俗,自己的才華可能不下於他人,但由於家庭環境,卻無法獲得同等的機會。


我看過一種說法:「兒子跟女兒的行為更像是一種底氣跟自信,為了往上爬,沒有什麼不敢做,也沒有什麼不能做」。雖然無法認同,但似乎可以理解,對大環境的憤憤難平日積月累形成強烈的慾望脈流,足以衝破一切障礙。

但是媽媽說「有錢所以善良」,就有點似是而非。現實生活中,也是有很多不富裕但是很善良的人。所以善良與否跟富裕程度也不一定有關,只能說窮人在道德與生存間面臨的挑戰會比較多。

我覺得,社會架構跟個人價值觀是否一致才是人性光譜的分水嶺。

社會轉型下的價值衝突

老一輩的人就算貧窮,也好像比較能堅守道德底線。我覺得「善良」也是需要環境培育跟個人認知配合的,封建社會下的窮人容易滿足,是因為從小認知了階層間的流動本來就不容易。他們知道自己這個階層所謂的「好日子」或許就是三餐溫飽、家庭和樂平安,所以可以做到「安貧樂道」。

現代社會想要達成人生而平等,階層看似是被弭平,但事實是人的出身大抵決定了發展機會,理念與現實落差為窮人帶來不平的感受。如果註定會失望,一開始又何必給人希望,就所以片中爸爸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也沒那麼難理解。

富人的優越感為什麼會引來殺機

我覺得有種富人是特別討厭的,就是無視著自己先天的優勢,然後對弱勢的苦難不願了解、也無動於衷,就像片中的有錢人家庭。沒有人喜歡身上有不好聞的氣味,那為什麼有人身上會有這種氣味呢?他們有嘗試去理解嗎?還是故作姿態假裝優雅有禮,其實內心嫌惡、並劃下一道名為優越的界線?窮人身上或許有具體的窮酸味,但富人身上或許也有無形的銅臭味。

預告片請點我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