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動城市:致命引擎 - 科技文明與社會制度的共同演進|AC的電影&攝影隨筆

如果量子武器(註一)的濫用造成人類文明毀滅,世界會是什麼樣的光景?大地因此寸草不生,人類如何發展新的生存模式?經過千年的努力,人類重新回歸重工業時代,社會制度又會如何改變?彼此競爭生存資源又會衍生什麼樣的問題?

透過這部電影,除了可以欣賞到充滿爆發力的蒸氣龐克(註二)美學,也可以隨著劇情推展去思考許多近代及當代的社會議題。雖然是以主角一個人的復仇故事出發,但透過她的視角了解到的世界觀,在電影結束後還會在腦中環繞三日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人物刻劃的部分,情感轉折不夠細膩流暢,價值觀轉變過於快速,絲毫沒有猶豫與掙扎。不過整體來說,就畫面美感、敘事方式及社會議題探討,還是值得進戲院觀賞的一部佳作。


工業時代的發展仰賴大量的礦產物資,於是在19世紀初有了新帝國主義,逐漸工業化的西方各國向外拓展殖民地以獲取資源,並隨意抓取奴隸開墾新殖民地。因此這個故事假設人類文明倒退回工業時代,新帝國主義與奴隸制度都將復甦。只是由於人類大規模毀滅過,因此從國際間的侵略轉變為城邦間的掠奪。

故事中,面對一無所有的荒蕪大地,歐洲各城邦採取移動主義、以強併弱的方式生活;但東方世界卻仍保有壯闊明媚的山水風光,採定居的方式生活。只要不干涉對方生活的方式,我覺得這兩種方式實在沒什麼對立的理由,因此很不解故事中為何將反移動主義者視為犯罪份子四處追捕,或許這只是對人民一種意識型態的操弄。最後電影也是藉著男、女主角地選擇留給觀眾一個開放的想像,或許有第三條路可以走,何必要決定誰對誰錯。



但東方世界以高聳的圍牆劃分國界,就讓人聯想到劃分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萬里長城。雖然長城在軍事上作為防禦基地也理所當然,但就如同歷史的教訓一樣,劃分地界拒絕與外界溝通的作法就形同鎖國。另外一點,劇中的反派也有提到「牆後想必是有很多資源,否則他們幹嘛建造圍牆」。越是隱藏,越是引人猜忌與覬覦,國際間該讓他國了解多少真是一個困難的問題。故事尾聲,東方世界的政治領袖主動向戰爭的難民伸出友誼的手,至少建立互信基礎的第一步。但是這在現實世界很難達成,不管是東方或西方國家,對於戰爭難民都避之惟恐不及。基於人道立場,似乎應該展開雙臂擁抱難民,但接收難民對國家財政造成的影響,難民不當安置的社會問題都很多,難怪沒人想碰這個燙手山芋。

電影中還有一些小橋段批判了現代的食安問題,現在的加工食品好像不管過期多久都可以吃,讓人會心一笑,又忍不住覺得悲哀。而作者也暗示了英國的階層制度似乎到了世界末日也不會改變,就生物學的觀點來說,我也不覺得這有辦法完全消弭,因為這就是群體社會運作的模式,從人類的近親—猴子、猿類都觀察得到。


最後還是要談到人物情緒處理這個小敗筆:
一、男、女主角間的情緒實在產生地莫名其妙,難道孤男寡女一起旅行久了,就會愛上彼此嗎?
二、女主角的養父由愛生恨的情感不難理解,但他也釋懷得太快了吧?(但是我後來很仔細地想了想,或許他跟天底下所有的爸爸一樣,了解到小孩終究會長大離開,搞了半天就只是個空巢期爸爸的憤怒。)
三、反派女兒了解到父親的惡行後立場也決定得太果斷了吧?難道她對爸爸的愛完全不會讓她有一絲的猶豫?
四、女主媽又不是不知道反派是個野心家,還可以當他的情人這麼久,繼續幫他研究古科技產品,然後早早跟朋友說「我有天可能會遭遇不測,請照顧我孩子」?如果是我,應該是早帶著小孩跑路吧?
總之感情線這裡有諸多盲點,非常地奇怪。

預告片請點我

註一:物質由帶負電的電子環繞帶正電的原子核所組成,而科學家一般相信宇宙中也存在反物質,由帶正電的電子環繞帶負電的原子核組成。當物質與反物質相互碰撞時會放出大量能量,就是俗稱的爆炸。

註二:蒸氣龐克 (steampunk)是種科幻題材,多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,再架空歷史將故事設定在一個蒸氣科技達到巔峰的世界,可參考維基百科

Comments